首页

伊轩调教

时间:2025-05-26 08:54:24 作者:筑牢“铁杆友谊”:塞尔维亚官员看好中塞农业与新能源合作丨世界观 浏览量:84727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中国发现晚白垩世(约1亿年至6600万年前)中等体型的深吻暴龙新物种化石,命名为“徐氏亚洲暴龙”,致敬中国恐龙学家徐星院士。

  徐氏亚洲暴龙的化石发现及研究,代表了暴龙科在亚洲最南部的身影,为暴龙科在晚白垩世的多样性和演化提供了见解。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浙江自然博物院郑文杰和同事合作,对2017年在中国东南部江西赣州发现的化石遗骸进入深入研究,鉴定出这个新物种化石包括一件长47.5厘米接近完整的头骨和部分身体骨骼。该样本总体长据估在3.5米至4米,对其右腓骨结构的分析表明化石样本属于一个尚未完全成年的个体,但已经度过了最快生长期。同时,该标本具有相对较深的吻部和下颚。

  对暴龙类物种关系的分析表明,徐氏亚洲暴龙与大型深吻暴龙特暴龙属和暴龙属是近亲,后两者的体型比徐氏亚洲暴龙大两倍以上。论文作者指出,徐氏亚洲暴龙的体型不到长吻的虔州龙的一半,虔州龙是和徐氏亚洲暴龙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暴龙物种。头骨结构和大小的差异表明,这两个物种可能采取了不同的进食策略,并占据了晚白垩世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位:虔州龙显然是食物链的顶端,而徐氏亚洲暴龙则可能居于虔州龙和较小的窃蛋龙之间的生态位。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徐氏亚洲暴龙可能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中等体型暴龙。过去的研究对其他较小暴龙物种如矮暴龙和白熊龙的存在与否存有争议,提出属于这些物种的个体可能实际上是大型暴龙的幼体。他们提供一段徐氏亚洲暴龙头骨化石3D视频进行演示。

  (记者 孙自法 制作 费璠 视频来源 施普林格·自然)

责任编辑:【卢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应急管理部启动2024年中小油气储存企业部级专家指导服务

候车室是人员最为密集的场所,也是每天受理旅客报警、求助最多的地方。身为候车区的警长,王立华从来没有抱怨过辛苦劳累,一直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还练就了“一找一个准”的本领。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李健接受审查调查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义乌海关创新“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 “集拼仓”出口货值已超千万美元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王毅谈中方对中美关系的“三个一以贯之”

来自省内外13家马术俱乐部的优秀骑手,200余组人马组合欢聚一堂,开展地杆至60CM贴时赛、90CM-120CM争时赛及车马赛等8个项目比赛,为广大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马术竞技盛宴。现场观众近距离观赏到骑手与赛马在一座座高难度障碍间奔腾跨越,默契配合的精彩表现,领略骏马“风入四蹄轻,万里可横行”的昂然风采,不禁赞叹连连。

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奋战120天夺取夏收粮油丰收行动

有一个细节,习主席在署名文章里谈到的两场活动都与总台有关,一个是“近期,两国广播电视部门将在秘鲁举办《从长城到马丘比丘》首映式”,另一个是,“去年以来,‘何以文明’全球巡展走进秘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